close
雖然沒有修過知覺心理學,倒是在化學課本上看到很有趣的一個行業,食品化學家,研究人類視覺與味覺的關係。
像是吃棒棒糖,你買葡萄口味會希望它是紫色的,草莓是紅色的,喝橘子汽水是橘色的,檸檬是黃色的。萬一有一天他們並不是以我們習以為常的顏色呈現呢?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還覺得嘴巴裡吃的和腦袋裡預期的口味是相同的嗎?



小時候去士林夜市點冰淇淋,藍莓口味我覺得應該是淡淡的紫色,可是老闆給我一球深紅如蔓越莓色的冰淇淋,著實嚇了我一跳。


我們常以植物的顏色命名顏色,像是萊姆黃、櫻桃紅等等的。可那可能只是他們表皮的色澤,葡萄的果肉不是紫色,蘋果只有皮是紅色,你不會在真正喝葡萄汁的時候吸到果皮,那為什麼葡萄汁是紫色?
事實上很多飲料的顏色是食品化學研究人員添加了色素。而這些色素是由其他種水果所提煉出來的,弔詭吧!


所以我們到底吃的是什麼?是在吃我們嘴巴裡咀嚼的東西還是腦子裡想像中的味道?
當有一天所有的食物變成了查理與巧克力工廠裡的一片口香糖還是科幻電影裡的一顆藥丸,你會想要吞一顆就能品嘗牛排的滋味嗎?
(雖然這樣好像比較環保,人們也許能夠免於饑荒問題)


但實在的口腹之慾儲存在我們的肌覺裡,每一次嘴巴的開合都在幫助人們多愛這口味一點。不同的食材不同口感也是一種記憶。
感官的多重運作是複雜的,視覺嗅覺味覺同時進入腦子裡整合成一塊完整的牛排,吞嚥下的不只是食物本身,同時還啟動了記憶裡對它的期待:
"三分熟,叉子戳下去會有些許血汁流出,送進嘴巴裡會吃到的肌肉紋理。"


牛排不僅僅是牛排,做菜也不只是做菜,而是一種藝術。
一種感官組合,甚至像是欺騙的一種學問,在實驗室裡被操弄著。

突然有一種下次進到超市會看著棒棒糖在想”我真的是在吃棒棒糖嗎?”的預感出現。
無怪哲學家要討論本質與表象的問題,因為我們的腦袋已經可以自成一個虛擬宇宙而脫離真實的滋味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eu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