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歷史課的時候,我認真的想著歷史和心理的關連。除了他們都是研究人的學問,還有沒有什麼共通點呢?

時間吧。他們都是和時間深深相關的學問。歷史學處理幾百年的大範圍問題,心理學處理幾秒鐘的小範圍關鍵。說穿了,是層次不同。

------------------------------------------------------------

我試著把一個問題用兩種方式去處理:像是希特勒的崛起。
是時事造人,民眾渴求英雄救國的心情塑造了一個獨裁者,還是希特勒真的善於心計,把所有的民心都巧奪過來?

你可以從各式各樣的史料去試圖還原當時的場景,但你永遠不會真的回到過去;因為你不是希特勒,你永遠不知道他腦袋裡裝了些什麼;就算你看了安妮的日記,裡面已經有那麼多真實,但人連自己都知道的太少,潛意識一個名詞就像冰山一樣等著你天真的狀上來。

歷史雖然是處理人的學科,但常常忘記那個當權者革命者的心有多重要;是他們的想法點燃了變革,雖然是最後一根稻草卻也不可或缺。

------------------------------------------------------------

文藝復興時代的人不會稱自己是文藝復興人;這稱號是我們加上的,是後人的詮釋。當時的人們就算知道自己的思想與以往有所不同了,卻不見得知道他們影響了後世多麼深刻。意識形態的轉變不會留存在條約裡明文規定的。

就像按下快門的那依順知道這張照片日後將會被如何運用的人其實並不多吧!很多東西一開始並沒有那麼深刻的意義,不過就是直覺的判斷。

我們有辦法去記錄一個藝術家在創作當下在想些什麼嗎?所有的創作並非都是經過深謀遠慮的,即興帶來的驚喜火花有時也很精彩。“神來之筆“,請問你怎麼解釋?

------------------------------------------------------------

商業雜誌最喜歡預測下一季股市走向、某公司的營收成長比例,公司會想盡辦法讓自己達到去年預設今年應該達到的營業額等等,小股民會聽這些大師的預言買進殺出,但到底我們獲得了多少?未來真的操縱在你手裡還是自己不自覺的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還要以為我是我的主宰,擁有全然的自由?

人算不如天算,你的猜測永遠趕不上人心的變化。好像應該哪天把這些週刊預期的狀況拿來和事實作比較,應該會有很有趣的答案。

------------------------------------------------------------

我常活在對於未來的焦慮裡。坐公車去學校的時候想著今天要做些什麼,失眠的時候想著暑假要做什麼,看完雜誌之後煩惱著未來的人生該做些什麼...但我卻忘記當下。下一秒紅綠燈該好好過,想傳簡訊給同學說生日快樂趕快傳阿。但總是忘記、拖延。

過度的期待往後人生反而失去享受現在的樂趣。

我常想飛躍現在到美好的未來,好像學不會享受當下。搭捷運不一定要看書,觀察行人也很有趣;朋友約會遲到不要猛打電話,就消失一下去便利商店裡晃晃。然後在馬路口踱步,在捷運裡和其他乘客怒目相視。覺得未來好像永遠不會來,同時又虛度著現在。

------------------------------------------------------------

我甚至懷疑當下的我們知不知道自己正在想些什麼。在腦子裡沙盤推演再多回也不見得事情就會照著你預測的發生,何苦庸人自擾?

到現在我才再明白“活在當下“的意境,更深一層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eu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