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這個展開幕當天還遇到馬總統來剪綵,搞得整個北美管都是保安人員,讓我看展看得很不自在...

其實展不大,作品不多,非常當代的藝術,還強調觀者的參與角色。但也因為這個展強調地方性和互動性,可以看見中美洲的國家是如何想像台灣的:

長的比較像菲力貓(有人記得他是一種口香糖嗎?)的招財貓,被藝術家拿來比擬台灣文化深受日本的影響;

一張長得像台灣(但是搞不清楚哪一頭是北邊哪一頭是南邊)的紙張上貼滿了垃圾,有免洗筷、天仁茗茶茶包、口香糖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也許是想說關於台灣飲食文化的特色,但是我腦子裡只浮現著杜正勝說台灣應該躺著看;

還有一台木頭做的任天堂,真不曉得藝術家是哪一年來台灣,跟你說我們現在都玩psps和wii喔!任天堂?那該是十年以前的機種了吧!!!

最好笑的,是一本帳冊,打開左邊頁縫了幾個字:“我們可以“;右邊頁縫了:“做“,我看了看才想到,這是“我們可以做帳“的意思!真是太諷刺啦。

還有一個作品是網路線黏在一個茶壺上,其實一開始看不太懂,但是貴婦導覽員說了一個很不錯的解釋:網路線就像是網路世界裡的大量資源,我們人就像茶壺一樣不斷地吸收又倒出(就像是網路上不斷的轉寄一般),這我才恍然大悟。



有些作品可能跟台灣的關連不是那麼大,就更不好懂了,只能真的很主觀地去想像,擺在展場乾掉的鞋油和蜂窩是什麼意思呢?同行的朋友還真的湊過去聞一聞味道,這種看展覽的方式還讓我開了眼界。


至於互動性,我覺得這種表現是很不好拿捏的。一不小心就會流於形式,像是一本名為“台灣人怎麼看我們“的書,其實是本供觀者在裡面留言的空白手札,翻一翻就會發現那些無可避免一定會出現的“xxx到此一遊,oo年oo月oo日“的無意義留言,在這麼短促的觀展時間內不會有多少人認真的在回答這個創作者的問題,我想搞不好很多人連書的封皮在寫什麼都不看,就自顧自的寫起來了。這樣作品的本身就失去了意義。

還有那些供參觀者拿回家的便條紙和小地圖,用意實在是不明確。


而關於影像與聲音的作品,沒有細看,因為覺得太氾濫了。那種三面牆七個超大螢幕輪流播放相同的影片和無數的聲音在爭奪你所有的注意力會讓人感到厭惡。而且又覺得影像十分冗長沒有重點。現代科技大量複製的能力被濫用,人類對於視覺影像的敏感度也隨之降低許多。(只是這個展場有放好多懶骨頭沙發,讓我們在這裡賴了一會,要不是實在太吵,我還真的會在這裡睡著!)


當攝影取代了繪畫(尤其是油畫)的地位,加上數位科技的發展,資本主義發達的時代背景,藝術創作的意義和以往大不相同,藝術不再只是為有錢人服務或者為創作者理想中的美發聲,轉而強調與觀者間的互動,或者時事議題的想法。我不能說誰的程度比較高了,但是我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一種美的消逝:你想要看完當代藝術展覺得自己欣賞了很美的東西,那種感覺是幾乎不可能的;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憤怒或無力感,憤怒現代人美感的淪落、憤怒這世界的醜陋、無力於審美觀的淪喪、無力於自己沒有能耐改變現狀。



頭還是痛,我要想辦法在我的夢裡登陸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eu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