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zwilliam Museum

http://www.fitzmuseum.cam.ac.uk/

一個位於劍橋的小型美術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裡面的展區相當多,內容也是五花八門,外表古典裡面很現代,外頭的草皮還有人躺著晒太陽坐著野餐呢!


其實今天只看了兩個展區,一個是歐洲的軍事設備,另一個是中東的瓷器。歐洲的陸軍身上穿了一大堆的盔甲,非常厚重,總計有將近二十公斤的重量,我看連仗都不用打就可以回家啦,還真巴不得棄甲投降阿!而那些劍都非常長(有兒童使用的size),上頭還有誇張的雕花,很有趣。


中東的瓷器技術其實來自中國,他們的瓷器沒有中國的漂亮,顏色比較少且不那麼美(有turtoise blue),線條很粗,碗的邊緣也不夠細,而且碗的底部都沒有上色(很懶惰耶,但我猜是他們的技術不夠好沒辦法這樣做,因為瓷器還要送進去窯裡燒)。我這才明白宋朝汝窯之美,那種細緻的程度是其他文化怎麼樣都無法比擬的。圖案有鬱金香(鬱金香的元產地是阿富汗喔!是荷蘭人把他引進歐洲種植的樣子)等花卉,和奇怪的身材比例的人像,警世名言也會寫在上頭,這倒是很妙。


還有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代的錢幣,也是做的有點粗糙,相較於看過中國文化的孔方兄(外圓內方)的整齊規格,真的是比不上。由此可想見中國歷來的強大,可以擁有統一的製幣工廠,還有品質保證(雖然我有印象農民在太窮的時候會把錢幣拿來融了做農具XD),難怪這間博物館要把中國的瓷器當寶一樣的對待。


昨晚的演講是關於2006年有個老先生在博物館跌倒把中國瓷器弄破的故事。博物館把三個清朝的大花瓶擺在樓梯間(像晒太陽一樣)供人觀賞,但是有個老先生不小心絆倒就撞到那三個花瓶,頓時碎裂成了五百片!這事件引來國際關注,各國都想要參與修護這三個花瓶的過程,國際輿論也給予博物館相當大的壓力。

http://www.fitzmuseum.cam.ac.uk/gallery/chinesevases/
(花瓶在這裡)

於是博物館請來一個畫家來修復這些花瓶,用特殊的膠水等等把碎片拼湊起來,剩餘因為過度碎裂而無法拼湊的部份想辦法填充,然後把缺損的繪畫部份補畫上去。但是一切都不可能完全重建當時的顏色,畫家最多能做的也只是擬真而已。但是是個很有趣的工作,光是修復這三個花瓶花了四個月左右的時間,現在博物館把他們裝在防彈玻璃裡供我們觀賞,等我發現了他哪裡有破綻的地方再告訴大家!



--------------------------------------------------------------------------------

第二次來這裡,我竟然累到在博物館裡睡了十分鐘才起來繼續看展覽。
我真的有看到那些花瓶碎裂的痕跡喔,但是也是為難工作人員了。

有些展覽品他們實在是放的太高都看不清楚,想把東西都擠在房間裡;但是同時他們也有沙發可以讓參觀的人坐下來休息,可以坐著一邊看名畫實在很棒。或是有類似童軍椅的椅子可以讓民眾拿著到處跑,坐在美術品前面細細觀賞,還有衣架可以讓大家放外套,真的是服務到家耶。
另外免費的e-guide設計也很貼心,介紹了畫家等等的東西,台灣的語音導覽講的怎麼樣我就不知道了,因為要花錢從來沒借過。

英國的博物館因為是免費的,所以館方要想辦法從其他地方開闢財源,所以博物館裡通常會有咖啡廳,販賣部的東西也是非常漂亮,相較之下台灣故宮的紀念品就不夠精細美麗,我每次看都不想買。

好我應該會再去第三次,因為東西實在太多了一次消化不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eu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