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出國唸書的事情,本來直到大二都不曾考慮的日本竟然漸漸進入我的選項。
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去日本唸書的異鄉感應該不會那麼嚴重吧?
要跟歐洲人當好朋友比跟美國人還要困難耶。


我永遠會記得,在車上試圖和德國人聊音樂的時候,
兩個人完全沒有共同知道的樂團;

第一天一起吃飯的另一個德國女生我和她到了第三天就無話可說,
每次遇到她只能問她她的論文寫怎麼樣了;

和一群只知道美國時尚文化的女生只能聽著她們討論喜歡哪個牌子的衣服,
我完全插不上嘴;

每次吃飯都要慎選同桌夥伴才不會感到尷尬,
譬如某幾個話很多的美國女生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妳可以只要聽就好;
因為美國的狀況是所有人的了解的交集,
大家都知道歐巴馬,大家都知道好萊塢明星與電影。


不用一個星期大家就會把自己的交友圈固定下來;
文化或語言相近的會自動走在一起;
所以我自動和香港阿姨、日本婆婆變成朋友,
這在其他年輕女生的眼裡應該有點奇怪吧!
因為他們來過台灣、我去過日本,要聊起對方的生活狀況容易的多。



在台灣的孩子們常常被叮嚀要有國際觀,我們可能知道莎士比亞,
甚至是德國、法國的文學與藝術等等,
但是我們有沒有反過來想,請問歐洲人對台灣知道多少?
made in Taiwan, 加上asus/acer,這大概就是他們對台灣這個島國的印象吧。


他們不知道唐詩宋詞,不曉得台灣的小吃有多美味,
我卻很努力的想要說德國豬腳很好吃,有時想想一整個莫名奇妙,
因為這是個非常奇怪的心態與關係。
真的會想要了解台灣、有點認識中國文化的人通常是上了年紀的人囉。



我在廚房說著這些話,我爸竟然說了一句"因為白種人有優越感"回我。
我就回他"你會覺得他們有優越感,那表示你有自卑感,這是相對的東西。"
那我們為什麼要感到自卑呢?為什麼不能將自己和對方放在同一個水平看待呢?


我覺得難過的原因是,我們這麼想要了解對方,但對方不一定想要去了解你的文化。
這可能是關係不對等的原因吧。
如果這樣想的話,那其實台灣的孩子國際觀不見得比外國孩子差耶。
所以該怎麼辦好呢?
該怎麼樣讓對方想要了解我們呢?


在我沒有想出來之前可能很難和歐洲人當很好的朋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eu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