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又和同學討論到心理系的狀況,雖然我已經要離開這個系所,但多多少少對這個系所略知ㄧ二;實際上心理系在做的事情和一般大眾在外面聽到的心理學並不完全相同。(我想可以用差了十萬八千里來形容吧!)



我們上課不會教占星塔羅,所以請不要找我們算命;我們不是在學面相與讀心術,所以也不要害怕我們會看穿你在想些什麼。


心理系大學部四年必修所學的,主要是腦的結構與運作模式、人類的行為模式,還有如何建立研究結果的研究方法,也就是所謂的統計分析與實驗設計。大部分的課程算是在教"腦"吧,當然也有研究人類發展的發展心理學、研究心理疾病的變態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其實翻成變態一詞很容易被誤解)、研究何謂性格的性格心理學(personality)、研究當從一個人變成好幾個人的行為變化的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其實在學習這些學問的時候都覺得挺有趣的,但自己動手開始研究的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現代心理學基本上定位在科學領域,也就是要以科學的方式研究人類心智的運作;所以大家以為那是代表的佛洛伊德老祖宗在我們系上其實很少提到,原因就是他的理論無法以科學方法被證實。(因為我們學校的心理學比較偏向美式系統,真的想要了解精神分析的東西請至外文系或者歐洲可能比較有機會)

大部分的研究,是想要把結果以數字的方式呈現,這樣的話才有機會被重複驗證。但是人是活的、會變動的,即使是同一個人同一份考卷,兩次的作答結果也不會完全相同;因此,設計有效的研究方法和信效度高(reliability and validity)的統計方法變成為發展心理學的重要一環。心理學的方法論主要就是在學如何分析統計數據、建立有效假說、和實際上可行的實驗方法;心理暨教育統計法、心理測驗、心理實驗法就是這一系列的課程,我非常的不擅長這些~


基本上課本裡一條條後面附註了年代與研究者或是坊間的科普書籍,都是由上述研究方法所得數據而整理出來的結果。厲害的作者們把無聊的數字變成有趣的文字,讓大家看了不禁對心理學嘖嘖稱奇。



但在實際進入研究領域以後,進實驗室聽學長姐帶讀國外論文,才漸漸發現這門學問原來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除了要自己想自己想研究的領域及方法之外,還要實際寫電腦程式;大部分的心理實驗都是以電腦做為輔具進行的,以便於計算那幾分之一秒的人類反應速度。一般的心理實驗都是請受試者聽聲音或看圖片文字做出反應,利用反應時間來推斷大腦在進行此項作業的實際路徑為何(我也讀過在吵說純粹是受試者手殘所以按鍵按太慢之類的論文爭議)。

另外,練習看論文,知道現在心理學界研究的發展到何程度,學會如何看統計數據(因為很有可能整篇論文的方向是錯的,但數據是不會錯的,錯是在人們如何詮釋這筆資料)也是非常基本的訓練。數據分析非常重要,同一份數據在不同的假設下代表的意義可以大相逕庭,A學者可以把B學者的data挪來為自己說話,哪怕兩人研究的重點其實根本不一樣。



經過一陣子的接觸以後,發現自己的基礎知識還是不足,統計能力又不夠好(那絕對不是只有商學院報表那樣容易,心統的Anova真的是複雜到我腦子會爆炸的程度~)的狀況下,是否要往這條領域發展是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雖然心理學也包含了臨床、心理諮商、社會心理這些部份,但學校的主要重點比較不擺在這裡。聽說以前大學部課程還有排團體治療的技巧教學,但現在已經沒有了,想要往這方向走要唸研究所才比較有機會接觸。我們會在上課的時候提到某種療法,它的成效有百分之幾,但是實際的操作程序並不了解,因為大學生還不夠專業也不能夠輕易找人做這方面的受試者。

而社會心理學的部份好像很多老師都跑去社會社工系了,我想這多多少少和量化與質化的理念不同有關係。是不是只有量化的資料才可信可用?並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


至少我不這麼認為。學過統計以後,會發現統計的方法,就是把所有可能的變因佔了百分之幾盡可能的分離出來,就跟化學在萃取某種成分一樣;主要重視的是群體趨勢而非個別差異。但是永遠都會有那無法解釋的部份,因為人是神祕的,而我想我更在意的是那不可解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妳可以用命運、神意等等去形容。就像性格心理學一樣,老實說性格到底有哪些向度可以分類,至今仍是個爭議;可是在乎到底能夠分成內外向、神經質等等一共幾個要素,對我的人生而言,我覺得好像不是那麼重要。




我想可能有的人覺得研究這些很重要,也很認真的相信這套分析方法會帶來什麽結果;但我不太相信,所以不會繼續呆在這裡。而心理疾病不若生理疾病那樣顯而易見(相較之下生理疾病算是比較好診斷的吧我想),翻開心理疾病鑑定手冊,妳發現:當你符合以下七項條件中的四項時,即是罹患憂鬱症等等的說明;發現心理疾病之間的共病(comorbid)現象之頻繁;然後發現自己好像也符合其中幾項,可能去問了老師,他說你很正常;諸如此類的狀況不斷發生,讓人逐漸明白其實正常與不正常的界線如此薄弱,或者說是可以挪動。

如果照這樣的分類的話,世界上的人可以分類為心理不正常與正常的,但這樣的二分法是絕對的嗎?正常的定義又是什麼?我們只定義了"不正常",可是"不正常"的概念可能因為時地而異,被貼上"不正常"、"有病"標籤的人卻要背負著這樣的定義,這是所謂正常人壓在他們身上的重擔;我不覺得我有資格這樣。畢竟我也常在正常與不正常之間遊走。



以上,是我在當初入學時不曾想到的問題與遇到的狀況,只能說抱著一知半解的心態近來這裡可能會失望;當然心理學還是有好玩的地方,但這就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囉。

寫完這些,讓我想起某年杜鵑花節在系上攤位幫忙,和連自己都不知道要念文組還理組的高一小朋友解釋心理系在幹麻的時候的狀況一樣。當然有出乎意料的地方,不過也是有收穫的(連不要繼續唸下去也算是個收穫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eu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