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陣子參加了博物館學的workshop,聽英國業界大師們說話,他們是專門做博物館、旅客中心展場設計的公司老闆,合作過的案子幾乎全世界都有。

每個人備課(?)都非常專業,還有先附上投影片講義(翻成中文了!),主要的內容是他們做過的案子有哪些,現在展場設計的方向是什麼,和館方、建築師合作的時候會遇到什麼樣的狀況,諸如此類的經驗分享。

英國的博物館發展,不論在學術界研究或者實際上展示設計都是資歷深厚與前衛創新兼具,相當值得我們參考,不過這次工作坊目的是還是以介紹展場設計為主。在大師們的投影片裡看到了很多非常有趣的展場設計,讓人對於博物館死氣沈沈的印象完全改觀,原來博物館/展覽場地可以是非常活潑、有互動的,不再是單方面的喋喋不休。


圖片 1.png
The British Music Experience
Anschutz Entertainment
O2, London UK
£8.0M
March 2009, By Land Design Studio


講師:
Stephen Greenberg,
公司:Metaphor

Peter Higgins, Principal,
公司:Land Design Studio

Esther Dugdale,
公司:Event Communications

Stephen Richards,
公司:Haley Sharpe Design

Andrew Wood-Walker, Head of Design,
公司:Cultural Innovations




但基本上呢,博物館是個進步緩慢的機構,就像要恐龍化石跳舞一般。當展場設計師要非常有耐心地和這個龐大的機構磨,從跑行政程序到籌措基金...

一方面是體制裡的重重限制,另一方面則是建設資金不足的困境。就資金來說,雖然1995年以後英國彩券基金挹注造成大幅成長,還是有一大部分必須靠館方自己拉贊助,像是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群的增設,就是向海外的蘇格蘭同胞拉贊助得到剩下所需的經費。

但是有些博物館的擴建翻修還是無法實行,像英國鐵路博物館的錢花了十年還是籌不到,因為鐵路迷們未必是有錢人@@"

想想我們自己的北美館,門票30塊錢,光是連交水電費可能都有困難。




圖片 2.png
Edge Zone ‘1993–2009’
by Land Design Studio


說到近年的博物館現象,就是新興建的博物館,常常找知名建築師合作建案。

但展場設計師們不太喜歡遇到那種超級明星建築師,像是最近很紅的Zaha Hadid, Frank Gehry等名建築師,他們以個人的著名風格見長,但這種強烈的風格,是否能和博物館本身、還有博物館的當地文化相融合就是另一回事。

博物館自己有自己的故事,重點應該在這裡,但常被明星建築給壓下去了。雖然明星建築本身就可以為該地帶來相當大量的觀光人潮和收入,但博物館的意義是什麼?(如果只是要一間眩目的屋子,那麼裡面也不一定要是博物館阿),這些展場設計師們反而喜歡那些一流(但非明星級的)建築師,因為他們能夠真正為博物館的需要設計建築。

或者使用該地原有的舊建築再利用,因為這些舊建築本身就有自己的歷史,再加上博物館本身所蘊含的「歷史」概念,反而是一種意義深遠的對話,雖然有時更新內部的花費比拆掉重蓋還要更多。

這讓我聯想到幾年前流標的台中古根漢美術館案件,古根漢基金會把美術館當成加盟店在世界各地拓展據點的商業模式,有其優點,但也有其缺點。這些頂著國際化光環的名號,其反面就是缺乏本土性,而博物館作為一個富含文化與歷史的特殊場域,如果本身和當地文化失去了連結,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而另一個博物館的變化是展場設計,近年來的主要風潮是「說故事」。博物館的展示有很多種,像是按照動植物分類的百科全書式的條列法、按照地理或歷史安置的動線...但近年來流行偏向主題式的方法,先有了一個概念(故事),再根據這個概念安排裡面要放些什麼東西。

這個方法應該不是什麼新把戲了,廣告界、品牌塑造...都很常用的手法。而現在展場設計也在使用這個方式,依據一個展覽的敘事結構去安排參觀動線、空間設計與展示陳列的順序,以營造一個情境,有點像是在看電影或者舞台劇一樣,讓參觀的人可以有種身歷其境的感覺。

而這一切最根本的開始,就是「故事」。每個地方、每件事、每個人,都有故事,但要怎麼說才會吸引人?這是第一步,也是工作坊的課題。






工作坊的部份,是我們學員分成許多組別進行一個展覽設計的構想。題目是「an introduction of City of Taipei」,以國際觀光客為參觀的主要對象進行展覽設計,展場就在省立博物館。所以,你想要告訴外國人關於台北的什麼?你要怎麼說這個故事?就是我們的課題。


我覺得很神奇的一件事情是我們這組對歷史非常感興趣,積極地想要把台灣的歷史告訴外國人,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什麼事情,才有了現在這番景象。(是因為最近的賽德克巴萊熱嘛?)一直有人想要介紹台灣的多元文化,但這種概念到底要怎麼呈現出來,才能生動活潑不枯燥無聊,而且加入政治角力以後不會變得沈重嚴肅?

和我們一起討論的英國設計師聽到都傻眼了,荷蘭人西班牙人清朝日本國民黨政府...在這片土地上進進出出的族群之多,雖然真正有記載的台灣史並不長,但也相當精采夠難背了。還提到這幾年的台灣新移民現象,東南亞外籍勞工和外籍新娘進入對於台灣人口組成的改變與衝擊,像是有關連的台灣女性晚婚現象與世界最低的生育率,台灣的女性地位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比較高之類的性別議題也莫名其妙的跑出來...

談到後來大家自己都笑了(一整組人就一個男生),英國設計師臉都要皺在一起,他沒搞懂前因後果,乍聽之下直說台灣女生是腦袋有問題嗎之類的話,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把他嚇到:P

問題是這麼多嚴肅複雜的文化歷史議題,要怎麼樣呈現?要放什麼樣的物件或者展示,才有辦法表達出我們想說的話?而怎麼樣陳述,才不會落入刻板的、權威的歷史觀?是要用時間劃分(清朝統治時代、日治時代、國民黨政府時代...),還是族群(原住民、漢人、外省人、新移民...)當時想得到的描述方法大家都不甚滿意,討論就像鬼打牆一樣沒完沒了。


還有想到要介紹台灣的小吃。畢竟這真的是台灣獨一無二的特色,是每個人眼睛都會發亮的話題,外國人試過絕對驚為天人的東西,又不像歷史那般沈重難消化。但是在博物館裡面介紹小吃要幹嘛?我們要把攤販引進博物館嗎?如果真的希望外國人試吃看看的話,那應該是想辦法把他們帶到大街小巷裡去嘗試那在地的味道吧?小吃的活力進了博物館很有可能就死掉了。


而我們希望觀眾們在看完這個展覽以後,對這個展覽留下什麼印象?對台北留下什麼印象?






後來我們這組剛好有學員的奶奶看過1935日治時代的台灣博覽會,主展場就在省立博物館,後來就以此為主題進行設計,他還把家裡的書、當時博覽會的門票帶來,真是現成最佳的展示物件!這總算是有個眉目可以進行到展場設計的部分了。

但到底要放什麼東西在展覽場裡面,才能呈現1935年與現在對話的感覺呢。雖然大家對某些概念有共識,在如何視覺化、具象化的過程裡一直遇到問題。光用文字討論會有很多想像上的差距,就像讀一本小說一樣,每個人心裡呈現的畫面必然會有差異,有時甚至是天差地遠。我們的討論有時就走歪掉,再拉回來,再走岔,再回來。最後是在上台報告的deadline催逼之下勉力生出一份計劃書,想用建築和電影帶出台北這幾十年來的地貌變遷,但真的是一個非常原始的草稿,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發展...可惜工作坊只有短短兩天,討論的時間也就一個下午和一個上午而已。





聽報告的時候另一件令我訝異的事情是,明明就有八組人,但提案內容的重疊性很高。

「認識台北」大家想到的都是小吃、建築、宗教...雖然展示和串連這些概念的方法不同。而說到手法,有三組都把展覽名稱取做24小時台北、24小時公民...試圖以時間軸的方法去切割展區和次主題,很有意思,但我怎麼感覺台北人好像只有24小時可以活一樣(誤)

有些東西雖然是很有趣,但問題是:你把小吃攤和龍山寺帶進博物館的意義為何?如果觀光客真的想了解這些文化,是不是他直接去小吃攤和拜拜可以了解的更多?而你放的儘是這些觀光類型的資訊,那麼博物館和遊客中心有什麼差別?後來設計師回饋的時候提醒了大家這一點:不要忘記博物館的本質。

博物館的特色和定位是什麼?當然這因為課堂上沒有提到,也難怪會越界了。






讓我想想,到底下次在有外國朋友來台北的時候,我該怎麼介紹比較好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eu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