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到四小時,爬起來殺去京都。
第一站是二条城。
二条城是幕府時代的將軍上京住的城,
見證了德川慶喜將軍大政奉還(他在這裡面的書院和大名們宣布),算是個歷史上很重要的地方。
有些地方未開放參觀....
脫了鞋走進陰涼的長廊,經過一間間房間,看著門板上古樸的畫作,
導覽介紹一間間房間的功用,
我覺得自己好像在複習大河劇篤姬的故事情節,真希望此時自己是穿著和服在這木造地板上迤邐而行...
可能日本人以前就習慣跪坐或盤腿而坐,房間裡面沒有椅子,
整個裝潢陳設都非常簡單(不像大清王朝的紫禁城裡面擺設洋洋灑灑一大堆)。
可能看慣中國畫細膩筆觸的我,看到非常有名的畫家狩野探幽的作品「蒼松老鷹圖」,
竟然一點感覺也沒有(汗).....(裡面不能照相,抱歉!)
站在崗哨上面!下去的時候階梯很陡很不好走~
然後我又風塵僕僕的轉電車到茶山站。
茶山站是叡山電鐵的一站,沿途盡是鄉村風景,
道路兩旁都是住家,到底學校的影子在哪?我真的是不知道.....
所以都市限定的GPS就不管用啦~我迷路了。
路的盡頭就是京都芸術デザイン大学
學校也有小劇場,算是個小小藝文中心
學校很漂亮,老師人很好,聽到我是留學生,還請也是臺灣人的在學學生跟我說話。
老師請大家畫畫,並且說服裝設計就是呈現自己的世界觀,這話讓我思索良久....
我到底看見了什麼又表現出了什麼?而我的表現技巧是不是足以能完整詮釋我感受到的?
本來來日本這兩個月我幾乎是荒廢了一切的能力,突然間我又很想要做些什麼,那種求知的渴望又回來了....
因為這裡本來就是高地,在四樓的工作室就可以看到整個京都平原的景色,
還可以一邊看夕陽(夕焼け)聽音樂看電視幹活,如果能在這裡生活的話,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btw,老師還大力推薦學校的食堂很好吃!咖哩250日幣就有!)
但有些因素讓我不是那麼確定要念這間學校,還有其他的考量....
自學校建物的陽台望向京都平原
教室望出去就是
學校附近的好吃便宜麵包店,下午四點幾乎麵包都被搶購一空!
見學行程結束後,和朋友一邊走著附近的白川欣賞住家景色,
真的是很舒服愜意。
路邊的花店煞是精心佈置!
但回到市區的公車因為遇到三連休的關係,塞車塞的厲害,沒有什麼時間多逛逛看看,就趕緊搭車回到大阪(真是很累)。
可是回到大阪以後竟然高島屋八點以後就關了....是可以逛什麼阿!(抗議)
於是去找正在居酒屋吃飯聊天的同學。
同學的日本人朋友很熱情,看我這麼挽回來想說我應該沒吃飯,
很堅持的要去另一間居酒屋續攤吃串燒,我還喝了兩杯不知名的燒酒,
醉是沒醉但頭有點暈....偏偏我們聊的太開心,差點要趕不上回東京的夜巴!
一行人背著行李在地鐵站裡狂奔,我很努力的維持著自己的平衡感不要跌倒,
終於趕上了巴士......
然後,把他們送給我們的章魚燒通通解決掉,睡覺!(此時章魚燒上面的柴魚已經濕的跟塑膠一樣了....)
回家真是累到全身酸痛。(下次請不要搭夜巴了.....)
--------------------------------------------------------
後記:
老實說,我個人喜歡京都勝過東京。
比較想要過悠閒一點的生活,不是那麼習慣東京緊湊競爭的生活步調。
一出到大阪站的時候,大家不約而同都覺得關東和關西的生活節奏差很多,光是從走路速度就可以感覺出來;而關東人的冷漠和關西人的熱情,也是不小的對比,在東京路上跌倒不會有人關心你,我們在京都光是拿本地圖,婆婆就很好心的問我們要去哪需不需要幫忙?
但說實話,只來了這裡三天,還有很多事情是不知道的;所以到底生活在這裡會怎麼樣?
日本的美學很纖細,我想可能和季節有關。
春有櫻花,秋有紅葉,冬有白雪,和台灣一年四季都溽濕的南方島國的季節真是相差太多。
日本的季節變化是如此明顯,想要不注意也難;每天上下學(上下班)經過的地方都有機會看到正在變色的樹葉,不時的提醒你:阿,秋天到了,冬天也緊接著要來臨了;而那多層次的顏色變化,在不經意的一瞥裡被記憶在腦袋中,潛意識裡形成了文化的特色,我只能說,這是自然賜給日本人的禮物吧!
- Nov 28 Sat 2009 15:32
京都秋日記遊 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