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30 Tue 2008 21:54
London Design Museum-- Richard Rogers
- Dec 30 Tue 2008 01:28
underground life in London
- Dec 19 Fri 2008 22:45
五分之四的散步
今天上課老師請來了龔于堯先生 是個"生活專家"(我這麼覺得) 來為大家做味覺復建(笑)。
他跟我們說了怎麼品味生魚片的方式---要先知道這尾魚是公的還母的。
- Nov 12 Wed 2008 18:59
雖然我不愛村上春樹
但我還是因為各種原因看了他不少作品。
國中全班為了英語話劇,改編他的"遇見百分之百的女孩"搞的七葷八素;我已經忘了小說內容是什麼,只記得當時看了非常不能進入狀況;而且最後竟莫名奇妙加入了藍色生死戀的元素,整個就非常好笑。
- Nov 02 Sun 2008 19:17
國際觀 ?
最近在看出國唸書的事情,本來直到大二都不曾考慮的日本竟然漸漸進入我的選項。
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去日本唸書的異鄉感應該不會那麼嚴重吧?
要跟歐洲人當好朋友比跟美國人還要困難耶。
- Oct 05 Sun 2008 16:36
相信人性?
最近在想人性的問題。有人提到外國比較相信人性,像是你買的東西在一個月之內不喜歡的話都可以拿去退換(前提是你沒把這東西的牌子拆掉)之類的。在國外逛街,店員也不會亦步亦趨的跟著你,美其名是為您服務,介紹商品;實則為監視你,讓人常常感到很不自在。
好像是。歐美國家很尊重人權。但真的是這樣嗎?
- Sep 29 Mon 2008 12:15
語言的重要性
最近常常覺得腦袋要被各式語言給分家。
逛超市的時候很容易就看到日文,會指著醬油罐念五十音tsu....之類的,經過我身邊的人一定覺得這小姐有病。
不然就是看到法文單字夾在英文裡面出現的時候會用很破的法文發音唸出來,講完之後都覺得自己法文真是爛的可以。。。。
還有念藝術史的論文,英文真的是很難,一個主詞長達十個單字,用了三個of,一行每個單字都看的懂,但加起來以後就不知道他在講什麽。奇怪我不是英文學了十年嗎?怎麼還是這麼慘....
- Sep 25 Thu 2008 23:23
Tonight----Alex Band
Well the sky broke in two,
Found you dancing alone.
then the room filled up with you,
and that song we both know.
- Sep 24 Wed 2008 23:17
美在哪裡?
昨天上藝術史學,老師開門見山的帶大家討論康德the critique of judgment中的美學部份,順便直接拿達文西最後的晚餐來當作研究範例。
美感經驗是一種非常獨特的經驗,在康德的定義裡它既不屬於純粹理性也不屬於實踐理性(雖然我實在是不懂這兩個東西是啥,只是在課堂粗略的聽了),可以說是第三個範疇。純粹理性是指有超越性,但是因為美感經驗必須要人實際去看,藝術品一定要有實際的形式,所以不符合純粹理性的modality。而美能夠使人行善嗎?善屬於實踐理性的範疇,但美本身並沒有interest(我不知道怎麼翻譯好耶),所以也不屬於實踐理性。
- Sep 20 Sat 2008 00:24
希臘羅馬雕像
- Aug 17 Sun 2008 23:36
genuine fake--- John Myatt
- Aug 07 Thu 2008 05:41
英國食物
- Aug 03 Sun 2008 05:57
西城故事The West Side Story
因為在地鐵的廣告上一直看到the west side story,就查了演出的樣子,看了預告片覺得很不賴,今天一個人殺去地鐵Angel站的Sadler's Wells看。
Sadler's Wells應該算是英國比較本土的藝文表演中心,來看戲的大多數都是英國人,除了這一場不巧來了一堆歐洲遊學團的中學生包了很多座位,我是排現場等候補的(後面還有一個老太太),很幸運排到挺好的位置,而且還是學生價(四分之一原價)進去看。
這真的是一齣很棒的音樂劇(我不會分類),有現場的樂團伴奏,主角們有的擅長歌劇歌喉一級棒,也有人是學芭蕾出身,有個黑人女演員一邊演一邊唱一邊跳芭蕾,我的媽真的是太強了,好的沒話說。
- Aug 01 Fri 2008 16:01
Rush in Dublin